您好,欢迎访问南京启航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付款方式 加盟

以非遗文化育新人 秦淮区办好人民满意的美好教育


来源:启航家教网 日期:2023/01/14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钓鱼台小学的舞狮队给市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表演。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具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千年文脉,天下文枢。秦淮教育立足于秦淮这一方文化沃土,以非遗特色校园创建工作为抓手,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的传承普及,激励广大师生文化自信自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办好人民满意的美好教育。


  非遗特色校园


  开辟“一校一品”文化新领域


  非遗进校园,文化共传承。12月22日上午,南京市梅花山庄幼儿园“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美的历程——幼儿园传统艺术教育的文化建构与行动》进行了线上开题论证,专家们对课题研究给予高度肯定,认为该课题是一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创造性传递与发展。


  梅花山庄幼儿园现有两名区级非遗传承人,建有独具特色的“扎染艺术工作坊”“皮影艺术工作坊”,孩子们在非遗老师的带领下“脑洞大开”,进行草本植物染料的探索和扎染作品的生活化设计与利用,对传统艺术进行探究、学习和传承。今年9月,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和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虞永平专程来到梅花山庄幼儿园参观了非遗课程活动现场,对幼儿园深度开发南京地域文化资源,支持幼儿自由、自主、愉悦地游戏和发展这一课程理念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美的环境孕育会审美的儿童,美的环境润泽美的心灵,孩子在这样真实的、共同参与创造的美的环境中生活与学习,一定是充满成就感和幸福感的!”


  一直以来,秦淮区着力打造“非遗进校园、文化润童心”特色品牌,在省市享有盛名。如今,国家级课题在秦淮落地生根,这正是秦淮区在非遗文化育新人生动实践中所取得的喜人成果。


  做山楂大药丸、做防蚊驱虫水……在南京市富丽山庄幼儿园,小朋友们个个是“小小中医”,秉承“自然相伴、灵性成长”的育人理念,富幼结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陵杨氏中药炮制技艺”,在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翠华老师的指导下,将中草药文化引入园区。从种植入手,观察认识各种中草药植物,学习中草药晒、碾、切、熬等加工方法,体验传统的丸、散、膏等制剂工艺,生发出众多适宜幼儿学习和操作的非遗文化课程,激发幼儿对中草药文化的喜爱与热情,引导幼儿对健康生活的关注。


  在游府西街幼儿园,随处可见的布贴画、石头画、古法造纸、花灯、泥塑作品……营造了浓厚的非遗氛围。在南京市布贴画非遗传承人祁竞老师的引领下,幼儿园探寻符合幼儿兴趣和年龄特点的民间布艺实践活动,利用身边的人事物、节日节庆节气等资源进行浸润式、持续性主题研究,打造非遗特色课程。精彩的幼儿非遗作品集——《邂逅童心布里生画》,传递着满满的幸福味。


  自2018年起,秦淮区教育局、秦淮区文旅局达成共识,致力于挖掘秦淮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教育价值,正式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中启动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非遗特色校园”为主题的非遗特色校园创建活动,做到“一校一品一特色”。经过5年培育、先后4批创建,全区共有30所学校(幼儿园)荣获秦淮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特色校园”称号。在此基础上,全区还创成5所市级基地,其中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1所(南京市考棚小学),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基地4所(南京市武定新村小学“秦淮灯彩”宣传展示基地、南京市君望墅幼儿园“秦淮灯彩”宣传展示基地、南京市梅花山庄幼儿园“皮影戏”宣传展示基地、南京市秦淮幼儿园“南京白局”宣传展示基地)。


  非遗主题课程


  构建提质联动“双减”新样态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南京市钓鱼台小学舞狮队表演的《精武少年》获得满堂彩,学校武术俱乐部“承仁武韵”更是为南京市武术专业队输送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武术运动员;南京市鑫园小学的同学们则举办起了非遗墟市,展示了自己做的扎染文创用品——可爱的玩偶、有着扎染独特纹理的扇子、精心设计的扎染封面笔记本……让来逛集市的市民们流连忘返。在秦淮,处处是孩子们展示非遗文化的舞台,非遗已经渗透进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中。


  自“双减”政策落地以来,秦淮教育聚焦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课后服务多元支撑,努力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新格局。学校与博物馆、非遗馆、非遗工坊、社区等积极联动,在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等指导下打造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的非遗主题课程,拓展课后服务资源、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为构建提质联动“双减”新样态提供了强大助力。


  南京市夫子庙小学把非遗学习作为打造“15分钟课程学习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以学生日常生活区域为原点,以15分钟的步行路程为半径,充分利用科举博物馆、瞻园、秦淮非遗馆、街道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发课程实践点,通过博物馆课程、场景浸润式学习和公益服务实践等形式,邀请非遗传承人、专业人士、民间艺人等与校内教师共同组成授课团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研究和实践场所,打通课内学习和课外生活的界限,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采茶、炒茶、研究茶文化……南京市中山小学成立传统文化教育中心,把“雨花茶制作技艺”作为中心重要建设项目。学校邀请陈盛峰、陆葵香两位非遗大师带着学生们走进“雨花茶非遗工作室”,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特色社团活动。学校还自编了校本读本,引导孩子们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雨花茶制作的艰辛,培养孩子们对未来的责任担当和强烈爱国情怀。


  自2011年起,南京市第一中学初中部陆续将剪纸、空竹、皮影、脸谱、绳结、布艺、灯彩等非遗特色项目引进校园,成立了十多个非遗社团,深受学生喜爱。学校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德育活动相融合,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2021年起,学校又重点打造了南京白话社团,在南京市非遗传承人丁少华老师的指导下,全校师生都喜欢上了南京白话,涌现出一批有热情有水平的南京白话小小表演者、传承者,让非遗文化在百年一中焕发新光彩。


  在秦淮区教育局的统筹规划与大力推进下,丰富多彩的非遗主题课程遍及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成为秦淮“双减”行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南京市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的京剧课程得到了师生家长的高度认同,学习京剧不仅是开阔眼界,更是让孩子们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在南京市慧园街小学的校园里,书法和篆刻滋养着孩子的童年,教师研发出适合孩子篆刻的石膏混合物印材,在篆刻文化魅力中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更培养了孩子们的自信。非遗主题课程将学习和传承融为一体,引领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出更多具有爱国情怀和历史担当的新时代少年。


  非遗文化育人


  解锁立德树人实践“新密码”


  促公平,有情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美好教育的期待。秦淮区将“非遗进校园”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解锁美好教育新密码、开展五育并举新实践。


  在南京市君望墅幼儿园,非遗在创新与发展中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精彩,更是一种生命力。作为秦淮区第三批非遗特色学校,幼儿园每年都在各个节日举办特色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创作的形式来表达秦淮文化。2022年,幼儿园“乐享非遗”教师志愿者团队积极组织市内部分小学和幼儿园家庭参加、体验非遗活动,感受非遗的魅力,获评“南京市优秀志愿者团队”称号。


  南京市武定新村小学是首批秦淮区非遗特色学校,校内有全省唯一的校园花灯历史展览馆——秦淮灯彩稚趣馆,千年的花灯史在这里得以展示,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秦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学校研发了校本课程,融合了综合实践、科学、信息、数学、语文、音乐、美术等多个学科,结合每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让孩子们学起来得心应手;设计了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小荷花币对孩子们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科学评价,让孩子们更加注重平时的一言一行。


  南京市考棚小学既是秦淮区非遗特色校园,也是南京市非遗传承基地。据介绍,学校教师首先自觉地承担起传承的责任,音乐教师高媛媛是区级古琴非遗传承人,而白局、绳结、二十四节气、花灯等十多种非遗课程,均由可以承担日常教学的本校教师完成。在考棚小学,丰富的非遗资源转化为独特的教育资源,传统的民间艺术转化为现代化的教学表达,形成了五育并举的考棚经验。


  近日,秦淮区第四批非遗特色校园现场答辩圆满完成,南京市中山小学、南京市鑫园小学、南京市富丽山庄幼儿园、南京市红梅幼儿园、南京市游府西街幼儿园、南京市石鼓路小学附属幼儿园6家单位成功入选第四批秦淮区非遗特色校园!现场答辩评审专家对6所学校和幼儿园非遗特色课程建设给予高度评价,对秦淮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卓有成效表示赞赏。秦淮区教育局和秦淮区文旅局通力合作,将非遗特色全方位融入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有计划、分学段有序推进,让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后继有人、创新发展、形成品牌,为全市乃至全省非遗进校园工作做出了样板,值得全面深入宣传推广。


  30所区级非遗特色校园、1个市级非遗传承基地、4个市级非遗特色展示基地、每学期形式丰富的非遗进校园活动……秦淮孩子们在浓郁的传统文化浸润中幸福成长。让教育资源全程陪伴每个人、让教育成果平等面向每个人、让教育过程全面发展每个人、让教育效能深度助力每个人,秦淮教育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赋予秦淮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让更有情怀的美好教育在秦淮这片沃土生根开花。


  曾文莲刘小伋孙娓娓


编辑者:南京家教南京家教网)